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资料索引-正文
论点集萃:建立一种中性的税收体系
//www.workercn.cn2014-02-24来源:大众日报
分享到:更多

  

  国家治理的两个“眼”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十八届中央委员叶小文发表文章指出,习总书记2月17日讲话向世界释放重要信号:一要在坚定我们制度自信的基础上全面深化改革,二要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坚守价值体系。

  这是运筹帷幄、统揽全局,下好下活实现中国现代化、保持和发展中国制度优越性这盘大棋的两个关键的“眼”。

  一个“眼”:在坚定我们制度自信的基础上全面深化改革。中国人唱了半个多世纪的《社会主义好》。为什么好?一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二是“共产党是人民的好领导”。这两条要切实做到、一如既往,就要适应国家现代化总进程,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提高国家机构履职能力,提高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经济社会文化事务、自身事务的能力,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不断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

  另一个“眼”: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坚守价值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滋养,也是走向现代化、建设现代市场经济的精神资源。坚守我们的价值体系,坚守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挥文化的作用。

  知行合一:群众路线的实现逻辑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院副院长于洪生认为,在新形势下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知与行不可偏废,要达到知行合一,这是群众路线实现的基本逻辑。

  从哲学的角度说,知与行之间是辩证的关系,“知”侧重从理论上解释某物是什么或者某事为什么需要这样做而不能那样做。“行”则强调自己的行为是否与所信仰的知识相契合。知与行有时是脱节的,比如,有的党员干部知道应该重视群众工作,认识到党群关系对于执政党的重要性,但却不去履行。现实中,人人都知道应该努力上进,要有毅力,可事实上真正能做到的人很少。人人都知道贪污腐败收受贿赂是不对的,是有风险也有违道德的,为什么还有许多人去做?解释说明此类现象,还需深究“知”与“行”复杂的内涵关系。“知”有“真知”与“假知”之分,“知”不仅是“知道有那么回事儿”,也不仅限于知道对错,而是要“真知”才行。成功之人,知行合一往往能达到很高的境界。境界不高的人,贪婪算计的人,没有能成就大事的。追求知行合一,才能境界高,胸襟宽,可以广纳贤才,收获人心,成就伟业。

  建立一种中性的税收体系

  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李俊生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基础来说,政府的财政体制必须要服务于市场。政府财政是个大概念,过去我们讲财政从形式上来说是政府对所有经济活动的资金计划以及对计划的执行,如果把市场定位为决定性作用,政府财政在很多领域就要重新定位。比如,对税的问题就要重新定位,即建立一种什么类型的税收体系问题。

  现在欧美一些发达经济体中,直接税体系调整与变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降低边际税率。由于直接税主要针对个人所得课税,对企业所得课税,降低直接税的最高边际税率实际上意味着减轻市场经济行为主体的税收负担,使他们能够在市场上更好地发挥作用,进而增强市场的经济活力——这也应当是未来中国直接税改革的一个必然趋势。另外,还需要思考怎么解决间接税的进一步改革与完善问题。目前我国间接税的最主要税种就是增值税,我国已经从上海开始搞“营改增”试点,试点的产业包括现代服务业等。目前“营改增”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还存在着增值税税率档次过多的问题,如果增值税税率档次过多、税基和税目设计过于繁杂,也会对市场经济行为产生扭曲性影响,存在不公平的问题。为此需要构建尽可能中性化的税收体系——这不仅是政府实现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重要前提条件,而且也是财政科学领域的一个“梦想”,要使这个梦想变成现实,就要求财政学界不仅要对现行的政策进行研究,更要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科学地证明建立具有一种中性特征的税收体系的可能性和实现途径。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