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资料索引-正文
观点摘编:法律和道德并非孪生兄弟
王晓华//www.workercn.cn2014-04-01来源:深圳特区报
分享到:更多

  

  法律和道德并非孪生兄弟,但其功能确实可以互补。倘若法律不健全,或者沦落为笑话,那么,除了指望对方的善良意志外,人们别无选择。

  在马年春晚中,小品《扶不扶》针砭时弊,击中了不少观众的神经,成为直播过程中不多的亮点之一。尽管大受欢迎,但它似乎最终未超越流行的套路——把最为关键的问题归结为人心的善恶,仍未走出泛道德主义的套路。

  思考相关问题时,我恰好在读德国当代大哲哈贝马斯的名著,并对其中一句话感受颇深:“现代法律除了要求普遍服从法律以外,不考虑人的道德动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法律保护人的个人爱好。受惩罚的不是不良的思想,而是越轨行为。”意味深长的是,古代圣贤的思路却从另外一方面说明:“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由此可见,诉诸法律还是依赖道德,代表了完全不同的行动方向。那么,究竟哪一个更有效呢?

  法律和道德并非孪生兄弟,但其功能确实可以互补。倘若法律不健全,或者沦落为笑话,那么,除了指望对方的善良意志外,人们别无选择。正因为如此,对道德的依赖程度越高,法律的空白可能就越大。有关扶不扶的讨论首先折射出的是法律的困境而非道德的沦落:无论是何种情形,有人倒在街头,被一群心存疑虑的人所围观,肯定说明社会的运行机制出了问题。

  倘若是被撞倒而又孤独无助地躺在地上,那么,我们不难还原出肇事逃逸的轨迹。但,为何后者会成为一些人的选择呢?答案显然是:这样做的成本最低,代价最小。但是,这类以生命为筹码的赌博为何大行其道?此类残忍之举暴露出立法和执法的双重欠缺:我们的法律出现了漏洞,执法可能流于形式。不抓住关键而把矛头指向受害者和围观者,无疑转移了问题。

  假如是走路时自己跌倒却非得归咎于施救者,那么,问题的要害则出在救助机制上:我们还未设计出更全面的保护体系,使每个公民都不必担忧此类意外,这至少暴露了立法方面的不周到之处。泛道德主义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是社会欠缺的补充。在制度建设日益显示出其意义的今天,单纯求助于它只能浪费进步的契机。

  (作者系深圳大学文学院教授)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