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滚动-正文
2014年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项目一览
//www.workercn.cn2014-06-12来源:中国文化报
分享到:更多

  

  项目名称: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媒体资源库建设与示范应用——民族器乐音频资源部分

  项目承担单位:文化部信息中心、同方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文化艺术公司

  内容简介:本项目将建立中国民族器乐音频数据库,对现有的中国民族器乐部分音频多媒体资源进行分析、梳理,创建多媒体资源相应的基础数据库和元数据描述库,采用顶层设计方法、指标体系和元数据描述方法的技术路线,创建示范应用。

  课题重点研究内容是应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中国民族器乐音频数据库的建设规范;研究中国民族器乐音频数据库的分类标准;对中国民族器乐音频资源进行挖掘、整理,结合示范应用需求,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手段,建立中国民族器乐音频数据库;以中国民族器乐音频数据库为基础,研究开发性保护以及中国民族器乐海外推广等创新性示范应用。

  通过制定相关标准和建立数据库,促进中国民族器乐音频资源的规范化管理和信息化建设,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民族器乐部分音频多媒体资源提供技术保障,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民族器乐部分音频多媒体资源跨平台、跨系统的数据采集、交换与共享,并以此为基础,研究开发性保护以及中国民族器乐海外推广等创新性示范应用。

  项目名称:喜马拉雅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媒体数据库建设与示范应用

  项目承担单位:四川大学

  内容简介:本项目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引进剑桥大学的多媒体资料库建设技术与管理经验,以“康河计划”有关喜马拉雅地区的多媒体资料为基础,引进技术规范,形成该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建设规范和分类标准的汉化版,并形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媒体资源库开展创新性示范应用,从而提升我国文化发展的技术问题。通过中国各地高校与专业机构的地方端口,实现资源的大众共享,促进喜马拉雅地区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在文化旅游等产业方面的应用性发展。通过对这一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收集整理及多媒体数据库建设,为国家边疆安全提供文化智库作用。同时,透过技术转让培训,培养一批熟练掌握多媒体资源库数字化和收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年轻学者与学生。

  本项目是5至8年期计划,初期项目实施阶段为两年期,即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基本完成技术转让和多媒体资料库初步建设(汉文版)。把剑桥大学有关多媒体资源数字化、资源元数据、资源对象、资源关联、资源组织管理、资源长期保存等规范汉文版化;同时,引进并翻译剑桥大学“康河计划”已有的多媒体资源与技术,建成喜马拉雅非物质文化多媒体资源库数字化平台。

  项目名称:新疆民间音乐与民间舞蹈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媒体数字资源保护和应用示范研究

  项目承担单位: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新疆德威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内容简介:本项目以获取最原始的新疆民间音乐与民间舞蹈的音频、视频和传承人信息等资料为目的。对收集的声音、视频、图片、文字等资料进行加工处理、分类、整理,通过数字化资源库建设、web应用系统开发和建设,以及维、汉两种语言的检索系统,搭建具有发布、交互功能的文化传播商业信息平台。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解决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后继无人的困境,建立一批优秀的新疆民间音乐与民间舞蹈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型网上课程,解决传承人才培养的问题,通过各种技术动态展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对珍贵、濒危失传并具有历史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建立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资源库,并搭建架构,通过Internet将这些内容进行展示,解决数据库建设中采用大数据背景下的非关系型数据库技术及相关基于键值的数据分类、存储、检索、访问技术及相关算法等问题。

  本项目将为公共文化服务和普通民众提供丰富的民族文化的学习资源,使普通民众可以通过简单的方法浏览和检索音视频资料,更便捷地接触和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课题研究有助于将新疆民间音乐与民间舞蹈输出到具有相似文化背景的中亚地区,潜移默化地扩大中国文化影响力和文化输出力,使新疆逐步摆脱脆弱的生态经济,走向文化大发展的人文经济,实现新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项目名称:基于现代科技手段在传统工艺技术保护传承中的应用示范研究

  项目承担单位:江苏高淳陶瓷实业有限公司

  内容简介:本项目重点组建“文化+科技”人才团队,围绕“文化是底蕴,创意是灵魂,工艺是保障”的主题,以陶瓷艺术和新材料的应用相结合,充分体现载体和创作手段的关联性和互补性,将陶艺家个人艺术创作的风格和高品质陶瓷产品的设计结合,推动陶瓷文化发展和陶瓷工艺、技术创新,丰富现代陶瓷设计语言,塑造产品设计新形象,力争品牌国际化。

  项目采用先进科技手段,应用多种新材料,用抽象、嫁接等手法进行大胆的提炼、概括、夸张、变化、跨界和理想化的再设计,将现代、国际化的设计语言物化到陶瓷设计中,做到多元文化的和谐统一,使设计的装饰水平具有引领世界潮流的能力。以矿物原料为基础,实现坯料的标准化生产;运用计算机技术和统计数学的方法,建立提供系列化、标准化原料、坯料、元配料信息服务数据库;分析陶瓷材料性能、工艺,实现配方的目标设计和对产品性能的预测;开发完善高品质陶瓷产品的专业化测试方法,构建完整的品质评价体系;发明几种功能陶瓷釉料用于陶瓷载体装饰。

  项目实施有助于弘扬陶瓷文化,普及陶瓷文化知识,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地域文化品位,促进当地旅游业的繁荣和商贸环境的优化,通过项目的文化和品牌宣传,使企业无形资产不断提升。

  项目名称: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系统研究与示范

  项目承担单位: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北京鹏通商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内容简介:项目研究我国文物保护的现状与需求,以文化部恭王府的文物为研究目标,结合物联网技术和云计算技术,根据文物保护中的共性需求,着重研发环境监控产品、文物保护平台等,同时兼顾方案实施的可行性,从理论、科技和部署实施等方面研究,使科技手段融入日常的文物保护工作流程中,实现高精度、高可靠性、实时性和易部署实施、易操作维护等,为我国文物保护工作探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方案。

  项目最终将总结形成文物保护需求技术报告,基于综合文物保护单位物联网需求元素感知技术特征,开展共性的物理感知技术研究和攻关,并根据示范单位(文化部恭王府)的地理气候特征,选择常见的文物保护场景,针对重要物理感知参数,完成相应感知产品的软硬件研究与实现。同时,研究和实现文物保护单位环境的数据回传技术和数据管理平台,以文化部恭王府作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代表,分析恭王府文物存放以及室外条件下文物保护的需求,实现系统的软硬件实现、部署和初步应用,达到技术验证与项目示范的目的。

  项目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将联合文物保护专家和一线文物保护工作者进行需求和方案的咨询、讨论以及实际部署,通过与科技企业人员的密切交流和共同合作,研究当前我国文物保护工作的现状和突出问题、难点,结合国内外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实现文物的预防性保护,为我国文化事业的长期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方案、产品和示范,同时培养一批文化与科技跨领域综合性人才,为我国文化发展以及文物保护工作科技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奠定基础。

  项目名称:舞台电脑灯控制台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项目承担单位:广州市珠江灯光科技有限公司、江苏领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传媒大学

  内容简介:本项目旨在研究基于网络的灯光控制协议,并在此基础上研发能够兼容各类灯具的智能演艺灯光控制台,从而实现演艺灯光控制的统一协调。

  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研制基于以太网的灯光控制协议,重点包括设备描述及设备发现机制、设备管理协议、网络管理协议、传输控制协议等,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演艺灯光网络化控制系统解决方案;(2)研制以现代集成电路控制和软件控制为基础,便于用户交互式操作的智能演艺灯光控制台,满足对各类常用灯光设备的实时控制;(3)基于上述研究成果,构建灯光控制系统,在2至3家演出场所开展示范应用。

  项目完成后将形成网络化智能灯光控制台,采用最新的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实现复杂的灯光控制。系统将提供完全图形化的全触摸操作界面和网络扩展,并且具备强大复杂的运算能力。最高扩展可实时控制65536个通道参数;上百个控制设计界面,智能化的灯光控制编程并容纳1万个灯光控制程序;一台设备可以多达6个触摸液晶屏同时进行操作控制;最高可达120个电动执行推杆;支持MIDI输入输出;支持高仿真3D灯光效果预览。

  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可带动舞台灯光控制新技术的使用,促进我国舞台灯光控制台的升级换代;同时,凝聚和培养出一支较强的科研团队,培养一批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并积极带动相关高等院校演艺技术专业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

  项目名称:基于三维激光扫描与打印技术的工艺美术品快速设计与生产定型的技术研究

  项目承担单位:北京昆仑凯利科技有限公司、中国传媒大学

  内容简介:本项目的研究目的是将研究工艺美术品快速设计与生产定型环节中的三维数据采集、数字化设计、快速打印定型等关键技术,研发基于激光扫描技术的快速点云数据生成、三维模型构建、三维模型编辑创作和面向个性化工艺美术品制备的系统等软件,同时遴选典型工艺美术品进行应用示范,可进一步与直接从计算机数字模型产生三维实体的叠加制作技术进行无缝衔接,同时实现基于用户需求的个性化工艺美术品制作。

  本项目主要面向基于三维激光扫描与打印技术的工艺美术品快速设计与生产定型的技术研究,研究设计与定型环节中的三维数据采集、数字化设计、快速打印定型等关键技术,研发基于激光扫描技术的快速点云数据生成、三维模型构建、三维模型编辑创作和面向个性化工艺美术品制备的系统等软件。遴选典型工艺美术品进行应用示范,所构建的高精度工艺美术品的三维模型可以作为模具直接提交到数字化机床进行大规模生产。

  本项目的研究为工艺美术品的传承和创新提供了便捷的平台,是三维激光扫描、3D打印技术传承和发展工艺美术品产业上的有益探索,为我国传统工艺美术业与现代先进科技紧密结合开辟了一个新的园地,具有科技文化融合发展的创新意义,在推动工艺美术产业链全程数字化的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项目名称: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娱乐体验系统研发与应用示范

  项目承担单位:常州金刚文化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内容简介:本项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集成AR增强现实、黑暗骑乘、体感可穿戴互动等多种高新技术,研制出具有虚实融合、互动性强、体验效果逼真等特点的、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娱乐体验系统,实现用户以虚拟方式体验虚拟世界与现实搭建景观的交融互换。

  AR增强现实技术目前主要被应用于展览展示领域。本项目不仅是AR增强现实与黑暗骑乘、体感可穿戴互动等技术的集成创新,给用户带来了一种新鲜的体验方式,更打造了一种文化娱乐业的全新商业模式,能够促进产业链规模效益的形成,推动我国娱乐业的转型升级和业态创新,实现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项目是国内最先研制的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娱乐体验系统,项目中所采用的无轨电磁车、AR显示望远镜、控制手环相结合的增强现实超感体验装置为国内首创。项目所呈现的表现逼真、新奇刺激的体验效果满足了用户对于视听感官的新需求,开创出一种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娱乐体验新模式。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可有效提升我国文化娱乐业的科技含量,使文化的表现更加多元化和科技化,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和业态创新,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同时可带动硬件技术、信息产品和终端设备等相关产业的生产和技术发展,为各种新产业和新技术的产生提供原生动力。

1 2 共2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