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
——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吸收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讲话中的哲学思想
陶文昭//www.workercn.cn2014-06-16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吸收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是基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更深认识,是基于对中国文明历史的更深领悟,体现了全球化的时代眼光,反映了中国崛起中的文明自信。

  关于文明的发展规律与历史经验

  世界文明是多彩的。吸收借鉴表示的是一种文明同其他文明之间的关系。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文明,就根本谈不上所谓吸收借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阳光有七种颜色,世界也是多彩的。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发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不仅在历史上各国创造了独特的文明,而且当今世界各种文明多样共存,即使到将来各种文明也应长期共存,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

  世界文明是平等的。吸收借鉴是冲着好的、有益的东西而来的,如果认为其他文明一无是处,当然也就用不着去吸收借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各种人类文明在价值上是平等的,都各有千秋,也各有不足。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明,也不存在一无是处的文明,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当今世界各国发展水平有高有低,各种文明千差万别,但各种文明之间必须秉持平等、谦虚的态度。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傲慢和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如果搞居高临下、唯我独尊,不仅不会主动去吸收借鉴其他文明,而且会贬低打压其他文明,诉诸于文明的冲突。

  世界文明是交融的。一部人类文明史,从某种意义上就是多种文明交流互鉴、共同发展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可以丰富人类文明的色彩,让各国人民享受更富内涵的精神生活、开创更有选择的未来”。的确,“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加强文明对话和文化交流,不仅“各美其美”,而且“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使不同文明和谐共处、相互促进。

  中华文明的历史经验表明,越是开放越是强大,越是强大越是开放。盛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对外交流的活跃期。习近平总书记动情地描述:“唐代中国通使交好的国家多达70多个,那时候的首都长安里来自各国的使臣、商人、留学生云集成群。这个大交流促进了中华文化远播世界,也促进了各国文化和物产传入中国”。中华文明也有闭关锁国的深刻教训。在近代西方通过工业革命蓬勃向前的时候,中国封建统治者根本不了解外部世界的巨变和进步,固步自封,夜郎自大,拒绝学习先进知识,封闭导致落后,留下了近代中国不尽的屈辱。中国历史一再表明,能否不断了解世界,能否不断学习世界上一切先进的东西,能否不断跟上世界发展的潮流,是关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衰成败的大问题。

  中华文明具有极强的吸纳机制。对内,中华文明是境内多民族文化长期交融的产物。对外,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在不断交流中吸收借鉴。中华民族是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更是频繁展开,这其中有冲突、矛盾、疑惑、拒绝,但更多是学习、消化、融合、创新”。比如,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但传入中国后,经过长期演化,佛教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留下了深刻影响。

  “大邦者下流”,中国先哲老子所说的意思是,大国要像居于江河下游那样,拥有容纳天下百川的胸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优秀文明成果。在当今多样性的世界文明格局中,中国要加强同外界对话和沟通,要善于发现各种文明的不同之处、独到之处。中国要永远做一个学习大国,不论发展到什么水平都虚心向世界各国人民学习,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容、互鉴、互通,不断把对外开放提高到新的水平。

  关于时代眼光和文明自信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社会化所带来的商品流、信息流、技术流、人才流、文化流,如长江之水,挡也挡不住。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各种文明之间的交流更直接、更密切、更深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要发展繁荣,必须把握和顺应世界发展大势,反之必然会被历史抛弃。什么是当今世界的潮流?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我们的事业是向世界开放学习的事业。我们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动摇,不封闭、不僵化,打开大门搞建设、办事业。我们在文明问题上同样要有开放心态、世界眼光、时代思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和隔阂,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全球化减少了文明的隔阂,但并未消除文明的偏见和误解。一些人对中国有偏见,主要是源于陌生、隔阂和不了解。相互了解、相互理解是促进国家关系发展的基础性工程。了解越多,理解越深,交流合作的基础就越牢固、越广泛。我们不能因为存在对中国偏见就拒绝文明的交流,而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加强同世界的联系和互动。同时,我们主张要有文明新思维,而不让思维停留在殖民扩张的旧时代里,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老框框内。

  宇宙浩瀚,星汉灿烂。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不断发展,各国利益交融、兴衰相伴、安危与共,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我们共同生活在这个星球上,应该守望相助、同舟共济、共同发展。法国大文豪雨果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待不同文明,我们需要比天空更宽阔的胸怀”。我们应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通过吸收借鉴,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自信地吸收借鉴。当今中国正处于大发展时期,充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也充满着文明自信。在这种时候强调对人类文明的吸收借鉴,既是自信的表现,也是自觉的表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世界形势发展变化,对世界上出现的新事物新情况,对各国出现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知识,我们要加强宣传报道,以利于积极借鉴人类文明创造的有益成果”。不管是哪个国家、哪种社会制度下创造的文明成果,只要是进步的优秀的东西,都应积极学习和运用。

  自主地吸收借鉴。中国文明的吸收借鉴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以我为主,就是坚持文明的社会主义性质,维系文明的中华之根。自主表现为一种定力,“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在中外文化沟通交流中,我们要保持对自身文明的自信、耐力、定力。我们要虚心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但我们不能数典忘祖,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的发展模式,也绝不会接受任何外国颐指气使的说教。为我所用,就是吸收借鉴的目的是更好地发展中华文明。在吸收借鉴中坚持辩证取舍、择善而从,对什么东西可以学,什么东西不能学,要做到心里有数。对可以学的东西,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消化吸收。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中华文明的吸收借鉴寓含着兼济天下的情怀。中国历史上的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等诸子百家学说影响世界,并且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当前,中国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是追求和平的梦、追求幸福的梦,中国梦也是奉献世界的梦。我们应该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更好地发展中国。随着中国不断发展,中国已经并将继续尽己所能,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