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社会关注-正文
从“千亿晚会市场”退潮说起
陈先义//www.workercn.cn2014-01-12来源:解放军报
分享到:更多

  

  数月前,中共中央宣传部等五部委发出制止奢华铺张、提倡节俭办晚会的通知,举国上下无不为之叫好,认为这是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文化领域反腐倡廉的一项重要举措。如今,中央的举措已见成效。据多家媒体报道,时下已有不少大型演出活动被叫停,拼明星比奢华的演出已经遭到全社会的坚决抵制,全国数十万家演出公司中倒闭关张的已过万家。中国的演出市场,从各类奢华晚会的膨胀发热到病态泛滥,今天又重新回归理性。演出市场怎么重新回到健康发展的轨道,整个演艺界开始了认真思考。

  其实,往前追溯,演艺公司的倒闭之风并非完全始于中央五部委的文件,早在党中央新的领导集体就任之初,出重拳打击“三公消费”等不良风气时,一家又一家靠“三公消费”吃饭的演艺公司便应声关门。后来,中央宣传部等五部委再出关于奢华晚会的禁令,等于从根本上阻断了这些吃“三公消费”饭的人的财路。本来就不是扎扎实实热心文化发展事业的那些搞短期投机的文化商人,当政府真正出重拳治理乱象时便别无选择,只有关门了之。一项政策足以让万家演出公司倒闭关门,足见“千亿演出市场依赖政府埋单”现象的反常和悖谬。

  这些年,中国奢华晚会的泛滥已经到了连西方演艺界都望尘莫及且为之惊叹的地步。社会对这样的“官员追星,百姓埋单”的奢华晚会一直诟病不断,批评不断,有群众甚至直言不讳地说,这些“政府请客,明星捞钱,百姓埋单”的奢华晚会无异于“劫贫济富”。就这样,一些与文化无干靠投机赚钱的演出公司却在群众的骂声中如雨后春笋般地茁壮生长。

  何谓晚会?著名画家、教授陈丹青做过专门研究。他说,晚会作为一种文化样式,其实是引自西方的舶来品,不过西方不叫它晚会,叫它“夜总会”。夜总会,中国人如今不陌生,过去我们习惯认为它是低俗文化的代表,藏污纳垢之所,醉生梦死之所。自然这有偏见,毕竟它是外国的一种大众文化。但无论怎么说,夜总会里的那些东西,说得再好,与一个民族的高雅文化是无缘的。改革开放以后,我们采取拿来主义,洋为中用,借外国的瓶装我们自己的酒,宣传我们的文化,满足大众娱乐,也未尝不可。但是把一种综合性的浅娱乐形式作为全民追逐的文化模式,且常常冠之为“盛宴”,实为失当,进而演变成用公款追星打知名度搞政绩,就大大走偏了方向。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伟大民族来说,如果代表我们民族文化的不是话剧、歌剧等各种戏剧文化和高雅的古典音乐,作为中国人无论怎么讲都应该感到是非常丢脸的事。

  必须指出的是,风靡一时的晚会热,千亿晚会市场的产生决不意味着文艺繁荣发展了,恰恰相反,它成为一些人假文化之名谋私的一种腐败方式。近些年来,利用举办奢华晚会,邀大牌明星,铺天盖地搞庆典,敲锣打鼓捞政绩,已经成为一些人的习惯思维。有节自然就搞庆典,有庆典必请明星,请明星必花大钱。这些好大喜功毫无意义的演出,对一些人来说,用公款捞了政绩,和明星握了手,照了相,签了名,混了个脸熟,有的甚至还拿了回扣。而其中最实惠的还是那些靠一张脸一首歌吃天下的腕儿们,他们扭着唱着在荧光棒的呐喊呼啸中赚了个盆盈钵满。他们吃完豪华宴,乘着豪华车,带着税后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票子打道回府了,而对普通老百姓其实不亚于一场灾难。不知不觉间,蒙在鼓里的老百姓摇着荧光棒为公款追星者埋了单,这等于被人掏了腰包。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央出台政策限制“三公消费”和禁止奢华晚会的决定利国利民,是实实在在替人民做了件大好事。

  一项限制“三公消费”和禁止奢华演出的政令出台,致使上万家演出公司倒闭只是表象,透过表象可见靠政府埋单举办晚会的做法是多么的违背民意和非理性,它不仅陷一个文化行业于危机之中,也让全社会付出很大代价。但是这些本来寄生于腐败温床产生的公司突然倒闭,从长远看又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它至少可以使一些人坐下来冷静想一想,算算账,一场劳民伤财的奢华演出到头来收获了什么呢?一地鸡毛加百姓一片骂声。由此看来,用奢华晚会搞政绩显得是多么不靠谱,它助长的是形式主义和奢靡之风,损害的是党和政府形象。做一个政府官员,为官一任还是要切切实实造福一方的。怎样造福?不是投机取巧图虚名,而是要扎扎实实做点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

  公款追星的退潮和“三公消费”的终结,最大受益者还是普通老百姓。原来那些用来请明星大腕,搞大舞台、大制作的公用财政,现在可以省下来用在为民生的大众利益上了。有群众直言不讳地说,这些钱哪怕让老百姓打一眼灌水井,建一座沼气池,买一张孩子的课桌,也比用来请歌星拼政绩,比给明星们拿去吃豪宴买豪车比阔气要强一万倍。

  其实,公款追星退潮和奢华晚会终结,受冲击最大也最应该深刻反思的还是中国的演艺界,是那些多年以来靠一首歌吃遍天下的明星大腕儿们。长久以来,在公款追星的背景下,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走南闯北赚外快,早已不习惯文化创新了,早已不习惯真正为人民不计报酬地奉献演出了。当演出市场归于正常,当文艺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回归健康之路时,他们突然感到不太适应。因为在新的形势下,一切投机和懒惰,一切只为一己私利着想的艺术人生注定是没有出息的人生,也注定不会赢得老百姓的尊重。中央出台的文化新政,对有良知有责任感的文艺工作者其实更是一种机遇,那就是在新的形势下,怎样全身心投身创作,怎样做一个时刻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称职的文艺工作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每一位文艺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一切有良知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以实际行动投身火热的生活,用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去回报社会,回报时代。这既是文艺工作者的正道,也是新时期中国文艺的正道。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