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越千年,“不学礼,无以立”依然鲜活
//www.workercn.cn2014-03-17来源:中国教育报
分享到:更多

  

可笑的临时校规 CFP供图

如今国家倡导家风建设,您认为家风是礼仪范畴吗?A.是 B.不是

您认为礼仪教育的承担角色应该是:

  A.家庭 B.学校

  C.社会 D.以上皆是

  编者按

  埃及千年文物上惊现中国游客“到此一游”的涂鸦,老人摔倒路人却不敢伸手搀扶,一些青年学子以“感谢室友不杀之恩”为词相互调侃……近年来,每当有一些失范行为被媒体曝光时,总会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中国,是传统的礼仪之邦,孔子曾言:“不学礼,无以立”。

  在今年的全国人大会上,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文化是民族的血脉。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民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显然,在一切都可能来不及细细品味就发生及改变的互联网时代,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核中,我们应当如何传承“礼仪之邦”之精华文化,值得我们深思和讨论。

  ■主持人:

  本报记者 李薇薇

  ■嘉 宾:

  肖群忠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导

  王云路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古籍研究所教授,《中华礼藏》丛书主编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记者:有一种观点认为“礼”只是一种形式,您认为这种观点正确吗?“礼”和“仪”的关系是怎样的?

  王云路:“礼”是一种全社会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汉代刘熙在《释名》中解释说:“礼,体也。言得事之体也。”这里是说得体的行为就是礼仪。““礼”和“仪”的关系,是“内修”和“外达”的关系。“礼”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人们发自内心的一种观念,具有社会的共识性,“仪”是举止、行为,是让别人能看见的东西。所谓“谦谦君子”、“彬彬有礼”,体现的就是人的品格与行为举止之间的“内”、“外”关系。“仪”是“礼”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程式感的好处是通过一步一步外在规定动作产生的庄重感,给行礼人产生深刻影响,使之意识到“礼”前“礼”后身份的变化,以及这一变化带来的一系列所要承担的责任、义务,所要遵守的规则等,是社会道德对个体约束的体现。

  肖群忠:“礼”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如无内心的真诚,对尊重与谦让这些“礼”的内在实质,可能会流于形式。比如,在现代国礼中,外国首脑来访时,我们国家元首亲自主持欢迎仪式,还要检阅三军仪仗队,就是为了表达对外国元首和他所代表国家的尊重。我国实际上是“礼义之邦”,被后世误用为“礼仪之邦”,这种误用也可能有语言学上将错就错、约定俗成的原因,因为礼仪是礼义的外在表现,礼义是礼仪的内在精神基础。

1 2 共2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