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军事国际-正文
军事物流:托起打赢的大动脉
赵占平//www.workercn.cn2014-07-29来源:解放军报
分享到:更多

  

  军队保障从广义上看分为物资保障和技术保障两大部分,物资保障实质上是一种军事物流行为。目前世界发达国家不仅社会物流发展迅猛,而且大都建有先进的军事物流体制。美军在其国防部设有供应链集成办公室,国防后勤局统一归口管理三军物流活动,运输司令部统一管理陆、海、空运输工作,构建了统一的信息化军事物流平台,基本实现了全程可视可控,在最近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中显示了强大的物流保障能力。军事物流基本涵盖了军队物资保障的全过程,成为军队战斗力特别是保障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此而言,是否建成了现代军事物流体系是现代后勤的重要标志之一。我们必须借助现代物流对军事物流产生的强大推力,建设好有我军特色的现代军事物流体系。

  从强化集中统一管理入手进行科学整合和机制创新。当前,我军物流建设存在的许多弊端,既是因为理论上没搞清,也是体制机制上没理顺。从理论上看,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流”是贯穿物流体系的一个链条,“物”则是这个链条上的一个载体,“物”对“流”高度依赖,没有“流”这个链条,物流就无从谈起。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在对物流的定义中,明确把运输列为首位要素。但很长时间以来我国军事理论界关于物流的研究,偏重于以“物”为主,而对“流”的研究明显不足,影响了军事物流实践。科学的理论定位和组织形态是军事物流顺畅运行的重要保证,军事物流建设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进行管理创新,搭建好以运输为核心的公共平台,把各种物流要素聚集到这个平台之上,建立覆盖全军的现代军事物流体制,形成明确牵头部门,形成统一组织、分工协作的运行机制。

  制订好各类标准,形成统一科学的标准要求。标准体系是物流运作的基础,也是物流各环节的黏合剂,没有相对统一的标准体系,现代物流也就无从谈起。当前,我军物流建设中没有建立起一个完整统一的军事物流标准体系,难以做到有机衔接,影响了保障效率和效益。如有些新型和大型装备,设计之初只考虑作战性能和技术指标,忽略了可运输性要求,造成运输时出现超宽、超限、超重现象,要么运不走,要么限速运行,要么需要加固加宽道路桥梁,有的甚至要桥上搭桥。从世界范围看,现代物流业是把可运输性作为通用基础标准来对待的,军事物流也应当以运输条件作为通用基础标准。在制订标准过程中,既要考虑军队内部的需求,也要考虑与国家标准的接轨,还要考虑与国际物流标准的衔接,从而保证军事物资在境内乃至境外畅通运行。

  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建立融合共享的网络平台。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灵魂,也是军事物流中各要素整合的基础。针对各物流部门信息化建设水平参差不齐、进展程度不同、采用软件不一、使用的网络通道不尽一致,以及军地融合保密难度大、整合困难等问题,要加强统筹力度,制定出有约束力的长效规划,提供安全可靠够用的网络通道,统一网络技术和物资数据信息标准。要把军队和地方、管“物”和管“流”部门的相关网络和电子信息整合到一个大系统之中,建立融合共享的信息化平台,使物流运作的各个环节做到无缝链接。

  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有效机制。军事物流是现代物流的分支,尽管有其独立的一面,但离不开国家和社会资源。要把国家和社会的资源用好,满足军事物流的特殊需要,就应当建立有效的军地衔接机制。在国家与总部层面,建立军地联席会议领导机制,制定各项政策和规章制度。在执行层面,军队有关部门应依据职责,分头与地方建立联系协作机制,提出军事物流的有关需求。地方有关部门和物流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优先满足军队需要,相关物流网络应对军队单向开放,为军事物流提供必要条件。通过上述机制的建立,使军民融合的战略思想得到有效贯彻,军内外物流资源实现有机整合。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