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实践与思考-正文
联系群众接地气不能成为口号
//www.workercn.cn2014-06-23来源:吉林日报
分享到:更多

  

  前两天和已经退休的原《桦甸日报》老友见面,回顾起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记者生活。那时一个乡镇就一辆北京212吉普,记者下乡采访全靠自行车。记得我去桦甸市金沙乡新华村采访,骑自行车得3个多小时,再到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采访完就在村干部家住下了,第二天再去别的村屯,下一次乡至少三四天。那时桦甸共21个乡镇(街道)179个村800多个自然屯,当10年记者,我去过的村至少100个,进过的屯差不多400个,要好的农村朋友上百人。和农民朋友在一起没有距离,谈笑风生中就完成了采访。每次下乡采访都能写出很鲜活的稿子。

  20多年过去了,现在仍然从事新闻工作,但是感觉很汗颜,自行车已经10多年不骑了,采访也基本是车接车送或者蹭车,更多的时候到了乡镇所在地就算下乡了,甚至经常三两个月连乡镇也不去,当年交往的农村朋友长时间不接触,也渐渐疏远,有些都叫不上名字。

  《四风之害》里有段解说词,大概意思是:交通方便了,跟群众距离反而远了;通讯发达了,跟群众交流反而难了;文化层次提高了,与群众沟通能力反而降低了。我一个普通记者尚有这样的感受,那么领导干部的感受是不是更深呢?

  小时候我家在农村,家里比其他农户干净,所以县和公社的干部下乡经常吃住在我家(生产队派住),住过最大的干部是副县长,每个干部吃完一顿饭都放下两毛钱四两粮票。大概是1968年解放军支左医疗队到我们屯子,公社医院的大夫范姨和女军医万姨在我家一住就是两个月,给屯子里的许多人治好了病。走的时候妈妈和两位阿姨抱在一起哭。那段记忆有些模糊,印象比较深的就是早上和住在我家的干部对着毛主席像表忠心,然后下乡干部和农民一起去劳动,晚上开完会,许多乡亲都聚在我家,守着煤油灯,同下乡干部有说有笑,一直到很晚,经常是我先睡了,不知道大家什么时候散的。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党群众路线的法宝。只有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沉下心来,才能同群众打成一片,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和需求,才能用群众的智慧破解难题。同50岁以上的领导和干部攀谈,都有下乡蹲点的经历。而如今经济发展了,领导干部下基层,别说蹲点,就是下乡也是走马观花,很少能同群众促膝谈心,心若是远了,情也就淡了。于是在某些时候,群众同政府形成了疏远、怀疑、对立的情绪。以前经济条件有限,干部下乡能够真正为群众解决和服务的硬件内容并不多,更多的工作是在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和教育群众,以致各项工作和活动一呼百应,修梯田、建水库、治河流,工地上肩挑车推,人山人海,红旗招展,场面蔚为壮观。当时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劳动强度非常大,但是都干得生龙活虎。如今农业税免了,还给粮食直补,修道路、筑桥梁、搞公益事业都是政府投资,群众的意见反而大了,甚至自己出工出劳自己受益的事也要等靠政府来解决,究其原因就是同群众的联系不够。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我党的法宝,焦裕禄作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他的精神激励着一批批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焦裕禄精神归纳总结有许多,但法宝就是密切联系群众,公仆情怀也好,奋斗精神也好,求实精神也好,都离不开密切联系群众。治风沙、治盐碱、治内涝,“兰考人民多奇志,敢叫日月换新天”,这些伟大的工程,焦裕禄自己能做出多少?核心的东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只有密切联系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才能让群众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完成这个伟大的工程。只有密切联系群众,决策才符合民心,取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但是这几年来,众多干部架子大了,放不下,躬不了,四个轮子下乡,话没唠几句,就绝尘而去。扪心问问,有几个人真正在百姓家住两宿、吃两顿饭、唠几句知心嗑?联系群众接地气,千万不能成为喊得山响的口号了。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