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挤兑风波”过后的思考
//www.workercn.cn2014-03-28来源:经济日报
分享到:更多

  

  梁 睿

  3月24日,因一则“倒闭”谣言,江苏射阳农村商业银行设在盐城环保产业园的网点遭遇近千储户挤兑现金。在处置“挤兑风波”的黄金72小时内,当地政府积极辟谣,涉事银行调集大量资金备付,中国银行业协会也在网站显著位置发布声明澄清事实:“射阳农商行在内的江苏省各家农村商业银行,经营状况良好,不存在破产倒闭风险。”

  在各方通力协作下,这场“挤兑风波”得到妥善化解。在长舒一口气的同时,我们更需举一反三,建好隔离金融风险的防火墙。

  金融风险具有传染性,需要及时切断传播链条。据媒体报道,在这一事件中,有的储户之所以不相信银行,是因为当地一些民间担保机构和资金合作社发生了资金链断裂、涉事者卷款逃跑的事件,少数群众投资受损。加之当地农商行刚营业不久,口碑尚未建立,致使储户将其等同于民间担保机构和资金合作社,认为存款也存在危险,在“羊群效应”的影响下,最终发酵为一场挤兑风波。本来是在部分民间担保机构和资金合作社发生的风险,却通过储户传导到了银行。这提醒当地有关部门应切实负起责任,及时做好当地民间融资的风险排查、化解和处置工作,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伤及其他金融机构。

  “谣言止于智者”,普及金融知识刻不容缓。随着金融机构不断向农村和边远地区扩张,不少农民也像城里人一样享受到丰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但由于金融知识的匮乏,一些群众对风险还缺少应有的鉴别力和判断力。比如民间担保机构按规定不能吸收存款,但不少人对此却知之甚少,为了获得高息而不惜铤而走险;比如缺少对理财产品的鉴别力,对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不清楚进而引发投资纠纷;又比如少数人分不清民间担保机构和农村商业银行性质上到底有何不同。所谓“谣言止于智者”,要避免类似的“挤兑”事件再度上演,金融机构在扩张业务的同时,更有义务进行金融科普,把相关知识送下乡,在农村营造更加良好的信用环境,把隐患消灭在源头。

  有备则无患,存款保险制度应加快推进。“挤兑”事件对银行而言,也是对自身抗风险能力的检测。射阳农商行面对“挤兑”,能迅速调集巨额资金备付,并且当地政府也为其背书,这说明该行对此类风险有着充分准备,金库“有银”,政府“力挺”,自然不惧风波起。然而,政府为银行兑付居民存款的背书做法,虽然可以一时稳定储户心理,维系金融信用体系,却非长久之计。从趋势看,还需要加快出台存款保险制度,将居民存款风险交由商业保险承担,这样才能在保证居民存款安全的同时,维持行业的公平竞争。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