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社会关注-正文
构建现代文化市场和文化服务体系
//www.workercn.cn2013-12-11来源:黑龙江日报
分享到:更多

  

  □高原丽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并对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做出了全面部署,就是要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

  一、完善文化管理体制。近些年来,我们在加强和改进文化领域宏观管理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初步建立了科学有效的文化宏观管理体制,但仍然存在着效率不高、管理不力、布局结构不够合理、内部机制不够灵活等问题,构成了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当前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目的就是要突破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使整个文化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进一步明确政府的职责,理顺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原则,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推动党政部门与其所属的文化企事业单位进一步理顺关系,推动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职能的转变。要完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理顺国有文化资产管理部门与文化职能部门的关系,探索建立新型国有文化资产经营管理模式,完善文化企业国有资产评价体系和领导人考核办法,防止国有文化资产流失,确保国有文化资产保值增值,确保文化企业正确经营方向。要健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体制机制。健全基础管理、内容管理、行业管理以及网络违法犯罪防范和打击等工作联动机制,健全网络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形成正面引导和依法管理相结合的网络舆论工作格局。

  二、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要完善文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逐步打破部门分割和地区垄断,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全国文化市场体系,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促进文化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流动。要打破地域和行业界限,鼓励各种所有制经济投资文化产业中符合政策规定的有关行业,实现文化经济投资主体多元化。要继续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造,积极培育合格的文化市场主体,要推动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通过市场手段实现规模效益和资源整合,重点培育一批规模效率较高、文化辐射大、品牌竞争力强、管理科学、运行规范的现代化文化企业,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三、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统筹服务设施网络建设,做到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逐步形成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要突破体制障碍,加大跨部门、跨领域、跨系统的文化项目的共建共享力度,加强基层文化资源的整合。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能,树立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力求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建设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科学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要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政府是主体,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应确立政府为主导,企业、非政府组织、社区等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协商和对话的“交互理性”的制度框架,从而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的多元化,优质高效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四、提高文化开放水平。要不断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积极探索以市场化、商业化、产业化运作方式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要拓展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渠道,创新文化交流的形式和手段,吸收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提升我国文化产品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要培育外向型骨干文化企业,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文化品牌,搭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国际文化贸易平台,努力扩大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国际文化市场份额。要拓宽对外文化交流渠道,构建人文交流机制,促进中外优秀文化相互借鉴,把政府交流和民间交流结合起来,发挥非公有制文化企业、文化非营利机构在对外文化交流中的作用。要加强文化领域智力、人才、技术引进工作,吸收外资进入法律法规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大力推进文化创新。(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委党校)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