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干休所是所大学校
马誉炜//www.workercn.cn2014-03-12来源:解放军报
分享到:更多

  

  因工作关系,今年春节前后,我到京内外10个干休所走访调研。每到一处,都召开老干部座谈会,同老干部和遗属及干休所工作人员聊一聊,还登门看望了一些因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老干部。所见所闻,如同进了一所开眼界、长知识、增本领的大学校。那里有为民族解放立下功劳的英模、为军队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前辈,更有德高望重的长者、诲人不倦的老师、爱岗敬业的榜样,有学之不尽、取之不完的 知识和财富,从中可以受到人生的激励,汲取前行的力量。

  这些干休所的老干部平均年龄有80多岁了,已步入俗称的“两高期”(高年龄、高发病期)。但他们大都精神矍铄,保持着乐观向上的心态,人老心不老,努力做到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体现出共产党人具有的“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的精神和品格。某部正师职离休干部史大伟,已是87岁的老人,每天仍孜孜不倦从事写作。近年来,他相继出版了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纪实文学作品《虎啸》《冬雷》两部著作,共计100余万字。他说,战争虽已远去,但精神需要传承,眼看知道当时情况的人越来越少了,我作为“见证人”,有必要把自己经历的事情记录下来,留给后人,让历史记住英雄!某部淄博干休所有一位94岁的老干部,离休后还坚持每天写日记,有几次患病昏迷过去,但神志清醒过来后一定还要补写。我们到家里看望他时,只见老人正端坐在书桌前,聚精会神地在日记本上写着什么,背后的书柜里,整齐排放着老人从战争年代至今写的一本本日记,从那平静、温和的神态里,可以看出这样的写作已成为老人独特的生活方式。某部一位离休老干部几年来坚持用蝇头小楷抄写《毛泽东著作选读》四卷,他说:“抄书不仅能静心养神,还能锻炼筋骨和大脑,从经典著作中汲取精神食粮,可谓一举多得。”还有许多老干部在努力发挥余热,有的从事关心下一代的工作,经常到驻地学校、幼儿园讲传统;有的心系革命老区和地震灾区,多次捐资助学、寄钱给灾区;有的义务上街维护交通,风雨无阻……

  使我深受感动的还有干休所的工作人员,他们把为老干部服好务当作自己的神圣职责,以热心、爱心、孝心、耐心对待每一位老干部,在积极为老干部创造良好生活条件的同时,还设身处地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譬如帮助老干部解决家庭涉法问题、协调家庭纠纷;帮助故去的老人料理后事,等等。某部干休所明文规定,平时老干部如果在家里发病,医务人员必须5分钟内赶到,所领导必须10分钟内赶到。北京军区政治部对所属4个干休所提出这样的要求:所领导要基本做到每周到老干部家中看望,医务人员每天要到老干部家中巡诊。许多老干部反映,干休所的工作人员,比自己的儿女想得还周到。而干休所工作人员队伍中还存在这样那样的困难,有的年龄偏大但职级待遇较低,有的长期没有房住在外租房,有的亲人患病顾不上照顾……干休所,一所拥有真情和力量的大学校。

  (作者单位:北京军区政治部)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