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以创新思维推进“深圳学派”建设
李凤亮//www.workercn.cn2014-03-25来源:深圳特区报
分享到:更多

  

  ■ 李凤亮

  提要

  深圳学派应从“现实”中寻找“问题”,扎根本土,放眼世界,解决实际问题,确立学术文化建设的“现实导向”和“问题导向”,成为与传统“理论性学派”不一样的“实践性学派”,逐步形成既有学理逻辑又有实践逻辑的学科体系。

  深圳学派既属于一种“地域性学派”,同时更应该是一种面向现实与未来的“问题性学派”。因此,深圳学派应该是一种开放性的现代学人群体,不局限于深圳,也不应只是深圳人。深圳是一个民智丰富的社会,民间学者、精英思想应该有效融入学术文化建设之中,形成大学、科研院所、社会、企业共建学术的合力。

  一座城市,可能因为敢闯敢试受人尊重,可能因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志愿精神受人尊重,还可能因为全城老少热爱阅读、书香四溢而受人尊重。笔者期待的,是深圳这座城市发展到今天,还因为学术氛围浓郁、思想厚重前卫而受人尊重。

  1

  学术文化建设与学术精神积淀,对于今天的深圳特别重要

  为什么今天的深圳要重视学术文化建设?因为学术文化以它的独立精神、自由品格,为这个新兴城市未来的理性发展指点方向;学术文化以它的严谨科学、慎思明辨,为深圳精神、深圳观念、深圳价值的形成奠定沉稳的底色。学术文化应在整个文化建设中起奠基与引领作用。没有学术文化的昌明与发达,深圳的文化建设便很难确立存在的厚度,也很难确立一种低调而强大的自信。

  回顾深圳特区30多年发展的不凡历程,我们更能感悟到深圳学术文化建设的迫切性。30多年来,深圳文化建设成就引人瞩目,尤其是从2003年确立“文化立市”,到2012年提出建设“文化强市”,深圳在文化体制改革、公共文化服务的均衡化优质化便捷化、文化产业的模式路径创新、文化贸易平台的搭建与总量的增长等方面,可谓突飞猛进,逆势飞扬。

  2

  深圳学术文化渊源有自,积淀不浅,但仍存缺憾

  30多年来,特区人不断萌发加强学术文化的自觉意识,深圳学术文化走过了从不自觉到自觉并渐渐形成特色的过程,有了自身的积淀。

  学术渊源有自。以深圳大学为例,深大创建之初,教育部专门发文,指定北京大学援建人文学科(中文、外语),中国人民大学援建社会学科(经济、法律),清华大学援建理工科(建筑、电子),并从武大、中大、华工等名校调来一批教授专家,形成了“全国名校办深大”的奇观。李赋宁、黄达、方生、汤一介、乐黛云、胡经之、高铭暄、张敏如等一批文科博学鸿儒来深传道,成为佳话。深圳学术文化有今天的发展,与最初的这批专家学者的拓荒有很大关系。

  学术人才汇集。国内外很多中青年学者,怀着一个学术和思想的“深圳梦”来到深圳,在这里激扬文字,发展学术,使深圳成为中国当代新思想、新学科、新专业、新经验的发生地。深圳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学术淘梦者”。他们怀揣真诚的学术创新梦来到这块热土,希望将理论思辨与现实观察有效结合,在这里寻觅、思索、扎根、创获。

  倡导学术自由。深圳人不仅从事经济活动敢为天下先,善于出奇制胜,而且在文化建设中,也不拘一格,不落俗套,以现实的视野、开放的意识、自由的精神、灵活的方法,不断推出新成果、新观念,成为中国当代不少新思想的发生地。

  当然,冷静分析深圳学术文化现状,其不足、短板也很显著。深圳高校和学术机构少,学术文化的气场不足;深圳学人来自五湖四海,松散有余,抱团不够,学科特色方向不明,在全国有影响的专家学者、重要成果不多;学术研究的社会服务功能还未充分发挥,“智库”效应不足等等,深圳学人只有正视这些不足,迎难而上,才能开拓出学术文化建设的第二个“三十年”。

  3

  “深圳学派”建设应以创新思维开拓眼界,另辟蹊径

  学派的形成首先是社会历史文化的产物。社会历史的变迁,或者研究范式的变化,学术方法的调整,往往会导致新学派的产生。当然,新型的学派,其产生、发展和成熟,也已不再像传统学派那样,按部就班,循规蹈矩。从这个意义上讲,深圳学派建设应以创新思维开拓眼界,另辟蹊径。

  创新研究对象。深圳学派应从“现实”中寻找“问题”,扎根本土,放眼世界,解决实际问题,确立学术文化建设的“现实导向”和“问题导向”,成为与传统“理论性学派”不一样的“实践性学派”,逐步形成既有学理逻辑又有实践逻辑的学科体系。像经济、金融、移民、文化产业、国际化、大众审美、大城市管理、社会管理创新、公共服务甚至公益、志愿者等关乎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都应该成为深圳学派研究的主要对象。

  创新研究主体。深圳学派是一种开放性的现代学人群体,不局限于深圳,也不应只是深圳人。深圳是一个民智丰富的社会,民间学者、精英思想应该有效融入学术文化建设之中,形成大学、科研院所、社会、企业共建学术的合力。

  创新研究方法。深圳学派应注重用计量、数据、案例、田野调查等方法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并逐步形成自己的分析框架,成为今日中国的“实证学派”。应利用深圳毗邻港澳、面向海外的优势,大开交流之路,广采众家之长,成为当代学术文化新方法、新模式的积极实践者。在研究方法上,应强调范式革新,突出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结合,力避高蹈虚幻,倡导沉潜务实。

  创新学术功能。学术成果的功能,一方面显示在学术系统内,即学术的继承、创新、发展,进而推进知识更新、学科发展;另一方面也显示在学术系统外的社会系统,即学术成果转化为有效服务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提升学术研究对现实社会的贡献度、影响力。在现代社会,学者能否就社会重大公共话题发声,讲真话,有独立的批判精神和建言能力,这也会成为学派能否构建的重要指标。构建深圳学派,一定要找准定位,应做什么,能做什么,不做什么,要想清楚。深圳学派更应在学术的“经世致用”上多下功夫。

  4

  打造“深圳学派”应整体规划,重点推进

  明确主攻方向。是否明确主攻方向,形成特色学科,打造重点学科,鼓励交叉学科,是学派能否成形的关键。特色化的研究领域、创新性的研究方法、有个性的专家学者,可以说是驱动深圳学派建设的“三驾马车”。经过多年孵化,深圳人文社科界业已形成一些特色研究领域:如特区与改革研究、基层民主治理研究、传媒研究、公共文化服务研究、文化创意产业研究、移民文化研究、港澳基本法研究、创新型城市研究、新加坡研究、印度研究等。今后深圳学派的建设,仍应在此基础上持续孵化,不断开拓,经过较长时期的培育,形成一批在全国有影响有地位的特色领域,方能以“有为”争得“有位”。

  打造平台抓手。深圳应重点培育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科研机构、社会科学实验室,为学派建设打造平台。应加强与国家、省市有关部门的合作,着力建好一批国家级、省部级、市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建设学术阵地。应加强出版社、刊物、网站等学术平台建设,丰富“深圳学派”建设的基础条件。比如,在报刊上开辟特色专栏、专辑,并努力创设新的学术刊物;利用深圳信息产业发达的优势,重视学术数据库建设,形成若干个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的学术数据中心,增强学术的辐射力;重点创建一家学术性出版社,加强数字出版,同时成为港台繁体字版著作引进的先行者。

  积聚学术人才。深圳应优化引智环境,着力打造“人才硅谷”。目前,深圳对学术文化的投入与深圳的经济总量和社会发展速度尚不相称,在这方面,政府要整合好高校、科研院所、政府、民间等不同领域的学术力量,形成推动学术文化发展的良性合力。而在人才引进方面,应坚持培养引进并重,多种形式引进市外学术和文化人才。

  5

  全社会应该形成濡养学术文化的整体氛围

  在整个社会运行中,文化构建看似简单,实则不易。而在整个文化建设中,学术文化又最难,它不仅需要硬保障,更需要软环境。笔者认为,深圳学术文化建设的氛围营造,至少应突出三个方面。

  倡导思想激荡。学术的发达,源于思想的自由。深圳应发扬特区创立之初的敢闯敢拼精神,积极鼓励新思想、倡导新理念,以扎根现实的观念创造、催生中国新型的“观念学派”。在这方面,“深圳十大观念”的产生和推广,本身就是“深圳学派”建设的一个生动个案。除了强调“全球视野、时代精神、民族立场、深圳表达”外,“深圳学派”还应该有这么几个特质:开放、务实、前沿、先锋。应强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力争做到“学术无禁区”,以开放包容体现博大的文化胸襟。

  注重风气营造。在全社会越来越物质化、功利化的今天,深圳应该反其道而行,崇尚文化、尊重学人、厚待学术,形成全社会资助学术、推崇文化、奖掖学人的高雅氛围。学术的研究,学派的形成,一直是需要潜心、持续性的长期关注,并作可延展性的研究。

  加大扶持力度。只要政府和全社会认识到位、政策到位、投入到位,学术人才的汇聚便会出现大不一样的局面,深圳学术文化建设的新景观便大有希望。

  (作者系深圳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