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全面深化合作 建设科技创新中心
闫傲霜//www.workercn.cn2014-04-17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 要坚持和强化首都发展战略新定位,加快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北京必须在未来扮好科技创新引领者、高端产业增长极、创新创业首选地、文化创新先行区和生态建设示范城五个角色。

  ● 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要求我们必须打破区域、产业及行业划界,实现跨界融合,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

  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时强调,要明确城市战略定位,坚持和强化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这为新时期北京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并首次把科技创新中心确定为首都的四大核心功能之一。

  坚持和强化首都发展战略新定位,加快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北京市需要扮好“五种角色”——

  科技创新引领者。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形成具有独特优势的科技创新区域,产生一批标志性甚至于领跑型的成果,储备一批前沿甚至是颠覆性技术,努力建设全球最具活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高端产业增长极。构建与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相匹配的“高、精、尖”产业结构,在解决支撑城市发展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上实现重大技术突破,让先导技术成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源动力”,形成高端引领、创新驱动、绿色低碳的经济发展模式;创新创业首选地。优化先行先试政策,打造中关村制度创新升级版,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和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率先把北京建设成为全球高端人才创新创业的首选之地;文化创新先行区。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完善文化创新体系,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双轮驱动, 实现文化创意及设计服务产业高端化发展;生态建设示范城。立足于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为破解生态环境难题提供科技支撑,形成可输出的技术和城市发展理念,应用科技创新成果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与此同时,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产业间的界限渐趋模糊,出现了产业、行业相互渗透、交叉融合发展的新趋势;区域间合作交流也在不断加强,行政区划界限逐步淡化。打破区域、产业及行业间的限制和束缚,实现跨界融合,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已成为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北京市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新时期首都城市战略新定位要求相比,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政府在科技创新方面的规划、组织、统筹、协调和服务等职能有待进一步加强。此外,首都城市发展过程出现了人口增长过快、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大城市病”。解决这些问题,除了深化改革、主动作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加快推进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制度创新之外,还应该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切实扩大科技开放合作,与国际科技界携手应对全球共同挑战。加快推进国内外创新主体“引进来”“走出去”,引导国内创新主体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化程度,在国内发挥引领辐射作用,在国际上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科技合作和产业竞争,实现从“跟跑者”到“并行者”再到“领跑者”的跨越。

  科学无国界,携手克难关。我们期待与国际同仁开展更加深入的全面合作,积极推进国际先进技术成果的示范应用和转化推广,为促进首都转型发展、应对国际共同挑战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作者为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