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改革之基 蕴于民力
//www.workercn.cn2014-04-19来源:湖北日报
分享到:更多

  

  湖北日报讯 省委常委、宜昌市委书记 黄楚平

  从十八届三中全会到全国“两会”,从全面改革的“路线图”到落实推进的“施工图”,从“深思而慎取”的制度设计到“蹄疾而步稳”的良好开局,中国式改革正以前所未有之势冲锋在历史的紧要关头。

  具有中国特色的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不仅要书写民族复兴、国家强盛的宏伟叙事,更要聚焦亿万人民追寻美好生活的幸福梦。讲好改革故事,续写发展传奇,其意在为民、其力更根植于民,须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以人民之力,拥抱改革之春。

  改革必须顺应民声、呼应民意

  人心所向,上下同欲。自古以来,人心向背就是谋事成事之基。我们党是靠群众拥护和支持起家的,是在跟群众一道摸爬滚打中建设发展、成长执政的,亲近群众、顺应民心是我们天然的政治优势和发展根基。“春江水暖鸭先知”,群众对社会的感触最直接,对发展的理解最深刻,对国家富强的期盼最强烈,把握问题、号脉改革,最有发言权。“要积极回应广大人民群众对深化改革开放的强烈呼声和殷切期待”。新一届党中央从民心民意入手,从群众期望期盼入手,找准了“过河的石头”、夯实了“大厦的根基”。一年来,总书记9次离京考察、总理8次外出调研,次次强调改革、次次问需于民,从北国到南疆,从湘西到上海,从城市到农村,从企业到农家,与群众面对面、与群众拉家常,用心倾听群众关于梦想的故事,关于富强的追求,关于复兴的情怀,真正在深入基层和密切联系群众中接地气、听民声。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一呼一应、未呼先应,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精神情怀跃然眼前。宜昌的改革发展,必须有全市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参与,离开了这一点,我们将一事无成。欲行改革,先问民意。民众需要什么、盼望什么,焦虑什么、憎恶什么,民意指向哪里,改革就要在那里着力、向那里攻坚。问需先鞠身、问计先贴心。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仅仅是党员干部接地气、转作风的机遇平台,更是我们落实中央、省委改革精神,了解基层利益诉求,掌握群众改革预期,凝聚民心民意的“前沿阵地”。小话题反映大民生,小故事蕴含大道理,只有从油盐酱醋茶、酸甜苦辣咸的平实生活中汲取基层养分,才能更好地读懂执政为民的深刻主题,才能更准确地把握群众对于改革的真切心声。比如,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群众有什么期盼?完善社会治理,群众有什么要求?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群众有什么想法?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群众有什么打算?这些都需要我们深入基层、贴近群众、用心聆听,马虎不得、也糊弄不了,要以群众所思所想、所需所盼为引领,打下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实民意基础,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唯有如此,我们的每一步改革才能“蹄疾步稳”,每一次突破才能“愈久弥坚”。

  改革必须凝聚民心、激发民力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回顾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历程,无论是小岗村的“包产到户”,还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无论是关广梅“姓资姓社”大讨论,还是深圳“创造一个新特区”,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如雨后春笋般突破了思想藩篱的种种禁锢。历史雄辩地证明,改革认知的每一次突破,改革实践的每一次创新,改革领域的每一次深化,无不凝聚着亿万群众的聪明才智和巨大力量。

  30多年来,我们的改革从易到难、从局部到全局、从增量到存量,皆大欢喜的普惠式改革已经过去,各项改革步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难啃的都是硬骨头,难走的都是上坡路。全面深化改革既需要政治勇气,又需要改革智慧;既需要顶层设计,更需要群众参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宗明义地回答了“为了谁改革、依靠谁改革”的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依靠人民推进改革,已经成为各级党委政府深化改革的根本遵循。

  人民的力量根植土地、源自生活、来自实践,也必将引领改革发展。宜昌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大城梦想,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没有成熟的模式可以模仿,力量从何而来、办法从何而来、动力从何而来,唯有人民!唯有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广泛汲取群众的创新活力,“围着群众转,依靠群众干”,才会有顶着风险破难题、背水一战谋改革的豪情,才会有涉深水、破坚冰、促发展的担当;唯有充分组织动员群众广泛参与,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改革激情,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路往一起走,才能以“全民”之力成就“为民”之业。改革就是杀出一条血路来,革思想的命、削手中的权、去部门的利,不是每个部门都愿意的,也不是每个群体都乐意的。在千头万绪、错综复杂的改革任务中,如果本末不知、轻重不明、先后不分,改革就会乱了节奏、丢了章法,唯有按照中央强调的“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从社会各界能够达成共识的环节改起”,才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子落而全盘活。唯其如此,改革才不是冷冰冰的命令、硬生生的政策,才是“最大公约数”的汇聚,才是团结奋进的人心。

  改革必须促进民富、提升民利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何为初心?就是一切为了人民。我们改革,就是为了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历史和实践证明,只有让发展成果公平共享,改革大业才能凝心聚力;只有让人民生活幸福安康,强国富民的康庄大道才能越走越宽阔。

  人民福祉、群众利益是检验改革成效的一面镜子,这既是执政为民的时代要求,更是党群干群鱼水深情的生动写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改革如果不能维护和发展人民利益,那就不算真改革、不是好改革。做大改革红利,既要让人民成为改革的推动者、参与者,更要让人民成为改革成果的受益者、共享者。

  全面深化改革,必然触及格局的调整、利益的博弈,难以做到皆大欢喜,更绕不开“两难”的取舍与抉择,但究其根本,指向只有一个、标准只有一条,那就是人民满不满意、民生有无改善。假改革之名,谋个人和小团体之利,党章党纪难容,人民群众难容。改革促进民富,要以加快解决民生领域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念好“衣食住行、业教保医”八字经,整合资源、畅通渠道,通过普惠性、连续性的制度安排,使改革的阳光普照在每一个人身上。改革提升民利,要有一套确保民众主体地位的机制,民愿如何体现、民意如何表达、民利如何保障,不仅要有“温情关怀”,更要有“制度铁律”!宜昌社会治理创新、全国最佳食品安全城市建设等工作顺利推进、深受好评,就是缘于制度的创新。改革是不是有新突破,人民群众看的是行动,要的是实惠。如果总是“只见打雷、不见下雨”,“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群众的耐心就会丧失、信心就会流失,我们改革的人心就会散失,所以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新征程上,我们要彰显勇毅之气、积聚笃行之功,以改革跑赢危机、以发展引领和谐,跑好现代化特大城市建设“接力赛”中属于自己的一棒,为复兴“中国梦”、富强“湖北梦”实现宜昌作为、做出宜昌贡献。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