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社会关注-正文
高耗能项目死灰复燃,“绿色”考核要给力
//www.workercn.cn2014-06-12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更多

  

  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副司长吕文斌日前在解读《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时指出,有的地方认为节能减排是对经济发展“做减法”,对淘汰落后产能决心不大,甚至还在上一些高消耗、高排放和产能过剩项目。(见6月9日中国新闻网)

  这说明了节能减排工作的艰巨与艰难。根据国务院《行动方案》,2015年底前,全国要再淘汰落后炼铁产能1500万吨、炼钢1500万吨、水泥(熟料及粉磨能力)1亿吨、平板玻璃2000万重量箱等。但少数地方迫于压力,一边在撤除落后及过剩设备,一边又悄悄地重复建设高消耗、高排放项目,如果任凭这种行为蔓延,将意味着《行动方案》规定的减排目标难以实现,同时也将造成资金及资源的巨大浪费,还将祸及国家治理大气污染行动计划的有效推进。

  节能减排是“做减法”吗?我理解,是“减”也是“加”,它减的是污染经济、“高耗能GDP”,能换来清洁的水、干净的空气和蓝天白云,如此“减法”多多益善。调结构、转方式,短期内会牺牲一些GDP,但这是必要的转型成本,通过这种“减法”最终将实现“加法”,即增加GDP的绿色含量;增加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效益;增加企业及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少数地方高消耗、高排放项目“死而不朽”,甚至死灰复燃,说明“绿色政绩”考核不给力。“绿色GDP”喊了多年,早就列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但一些地方只是做做表面文章而已,从思想观念、经济转型、发展方式,到对干部政绩的考核等,依旧沿袭着用高耗能、高污染支撑GDP的陈旧落后的发展路径,以GDP论英雄、GDP决定官员任免升降,仍然有很大市场。

  高耗能经济穷途末路,已经步入死胡同。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比重的11.4%,但消耗了全世界21.3%的能源、54%的水泥、45%的钢、43%的铜,我国主要工业产品的能耗比国外先进水平高出10%至20%以上。高耗能经济浪费资源,抬高生产成本,降低产品竞争力,加剧污染,难以为继,毫无可持续,淘汰落后产能、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生产方式,已迫在眉睫,乃必由之路。靠高耗能、高污染支撑经济发展的路必须坚决堵死,少数地方对中央节能减排阳奉阴违,偷偷上马“三高”项目,必须严肃问责。

  要让“绿色经济”成为香饽饽,绿色之路越走越宽广,就须强化对官员的“绿色”考核,对那些死抱污染经济不愿松手的领导干部,要重拳出击。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