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理论书库-正文
研究劳动关系问题的新视角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合作型劳动关系研究》简评
//www.workercn.cn2014-03-10来源:吉林日报
分享到:更多

  

 

  吕康银

  我国改革开放30余年已取得辉煌的成就,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同时,随着我国人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紧张的劳动关系问题严重制约和影响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如何能让更多的中国民众分享到改革开放后经济快速发展的成果,更好地处理好初次分配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当今中国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目前,中国劳动关系的研究多数是集中在以下三种视角:一是从微观角度(企业)入手,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研究“纯”雇佣关系;二是运用集体谈判、政治利益表达等理论和方法分析劳动者的谈判地位、集体谈判力不足等问题;三是从宏观角度(政府)研究劳动关系。以上三种视角的研究往往都会遇到这样的瓶颈:企业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够保证“和谐”的结果吗?《劳动合同法》在劳动关系中能起到多大作用?集体谈判在中国会有效吗?能否建立起有效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如果市场失灵导致劳动关系冲突时,政府作用应如何体现?政府应当如何规制劳动关系?

  东北师范大学教师、经济学博士崔驰撰写的《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合作型劳动关系研究》一书是基于上述三个层次来构架的。第三、四两章是从微观劳动关系对企业影响的角度研究展开的。第五、六章是从企业狭义的劳动关系向广义的劳动关系研究过渡,开始研究我国集体谈判以及法律解决劳动关系所遇到一些问题。第七章是从市场价格信号失灵角度分析不和谐劳动关系问题产生的原因。

  本书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我认为本书中最大特色就是在研究劳动关系问题上,作者研究了政府、市场、企业、员工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强调了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而这正是以往研究常常忽视的地方。同时借鉴西方新制度经济学机会主义理论,从机会主义行为的控制与工作灵活性两个维度尝试解释了合同的不完全程度与效率之

  间的关系,构建了劳动合同的效率模型,提出了公正的合作机制。作者认为中国出现的很多不和谐社会现象是由市场价格机制本身的缺陷所导致的,作者分析了市场如何来传播“公平”的信息。我国劳动力市场中价格失灵的真正原因是缺乏员工评价价格质量的声誉信息。在我国初次分配中市场机制并没有起到有效资源配置的作用,反映劳动关系状态“好”与“坏”等信息在劳动力市场中不能被人们观察到。正是因为员工评价声誉信息的缺乏,才使我国出现了很多劳动关系不和谐的现象,如管理者违背“合作精神”,不道德地侵占员工应分得的企业租金(剩余),不公平、不公正地评价每位员工的工作成果,甚至出现拖欠工资等不合法的机会主义行为。作者强调,为限制管理者的机会主义行为以及企业权威的目标,我们需要明确的管理制度以及工会、集体谈判等方式,更为重要的是将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的成果信息反馈到市场价格机制之中,为劳动关系利益相关者之间更好的合作创造公平的外部环境。政府如何来影响初次分配?作者认为政府并非直接干预市场中的价格,而应该通过建立合作机制来保证劳动力市场中价格机制的正常运转。

  我认为作者为解决当今中国劳动关系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不再一味只谈人力资源管理、完善法制建设或建立集体协商制度等传统观点,而从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来审视劳动关系,这个方向的把握应该值得肯定的。

  本书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可能是由于作者的实践经验方面的不足,没有提出政府完善市场机制的具体方案。这使本书的应用性价值大大下降。当然,这种批评并非单纯是在挑毛病,希望作者以及读者们更加重视当今的劳动关系问题,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出更好、更有效的方案或建议。

  (作者系东北师范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